建筑科学类杂志

展开

现代城市研究

现代城市研究杂志

级别:北核,科核,武A,高T3,AMI扩

投稿网址:http://www.mur.cn/
官方网站:http://www.mur.cn/
电话
邮箱
025-52851855(202204期) urbnrech@vip.126.com(202204期)

《现代城市研究》期刊已被查看:

期刊关键词

CN中文-月刊 知网 万方 维普 北核 科核 武A 高T3 AMI扩 建筑科学

更新频次

高频栏目:

规划与建设-100%-期平均发文量10篇
人文与社会-83.3%-期平均发文量2篇
书评·图文-83.3%-期平均发文量9篇

中频栏目:

生态与环境-33.3%-期平均发文量2篇

低频栏目:

本期聚焦:城市低碳评价与可持续发展-16.7%-期平均发文量6篇
书评·赏析-16.7%-期平均发文量10篇
本期聚焦:乡村研究-16.7%-期平均发文量4篇
本期聚焦:深圳城市研究-16.7%-期平均发文量4篇
本期聚焦:健康与空间研究-16.7%-期平均发文量4篇
本期聚焦:人才安居方式研究-16.7%-期平均发文量4篇
本期聚焦:治理现代化-16.7%-期平均发文量5篇
产业与经济-16.7%-期平均发文量3篇

单位占比
普本-31.9%
985高校-16.3%
211高校-11.1%
C9高校-8.1%
高职高专-7.4%
民办本科-5.9%
公司企业-4.4%
研究院所-4.4%
党校电教-3.0%
双一流-2.2%
外国高校-1.5%
医院-0.7%
中学-0.7%
民办专科-0.7%
其他-0.7%
其他大学-0.7%
一作占比
/有基金-3.8%
/初级/有基金-0.8%
/副高/无基金-8.3%
/副高/有基金-13.6%
/正高/无基金-2.3%
/正高/有基金-6.1%
/中级/无基金-3.8%
/中级/有基金-3.0%
本科/无基金-0.8%
博士/有基金-0.8%
硕士/无基金-1.5%
硕士/有基金-1.5%
硕士/副高/无基金-1.5%
硕士/副高/有基金-2.3%
硕士/中级/无基金-4.5%
硕士/中级/有基金-4.5%
硕一导二/无基金-2.3%
硕一导二/有基金-7.6%
在读本科/无基金-0.8%
在读博士/无基金-1.5%
在读博士/有基金-1.5%
在读硕士/无基金-1.5%
在读硕士/有基金-3.8%
博士/初级/无基金-0.8%
博士/副高/有基金-8.3%
博士/正高/有基金-3.0%
博士/中级/有基金-2.3%
博一导二/无基金-1.5%
博一导二/有基金-3.8%
本科/中级/无基金-1.5%
博一导二/副高/有基金-0.8%
投稿指南

1、投稿方式:在线投稿。

2、出刊日期:月刊,每月出版一期。

        2022年6月30日星期四

《现代城市研究》本刊近期预设专题

【官网信息】

1、国家公园规划与建设

2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生态空间管控研究

3、新型城镇化规划进展与评估

(结合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(2014-2020年)》实施回顾以及“十四五”规划展望)

4、生态修复策略与技术

5、健康城市研究

6、区域一体化机制与策略

7、交通安全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适应性探讨

8、城市绿色空间的公平性

9、工业园区的转型与更新

10、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

11、城市收缩研究进展

12、共享城市建设

13、区块链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应用

14、乡村振兴

15、老龄化社会应对

欢迎广大作者根据以上选题有针对性地投稿!

《现代城市研究》投稿须知

【官网信息】

目前编辑部网上在线投稿系统已投入使用,请作者通过本网站的在线投稿系统注册登录进行投稿。原投稿邮箱已停止使用。

《现代城市研究》是一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,本刊系月刊,采用国际通行的匿名审稿制度,发表原创性的理论、经验、综述和评论性的中文城市研究论文。本刊倡导规范、严谨的学风,鼓励理论和实际研究相结合的学术取向,提倡学术批评和争鸣,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。现提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意以下重要事项

一、稿件的正文不要出现作者相关信息,作者相关信息请单独以附件形式上传.(如发现正文出现相关作者信息的编辑部一律不予处理稿件)。

作者信息包括以下内容(word格式):

1、所有作者姓名、单位、职务职称以及作者的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和电子邮件地址;

2、基金项目,包括名称、编号(如果有的话);

3、致谢(如果有的话)。

二、稿件正文应提供以下信息:

1、文章中英文标题;

2、最多200字的中英文摘要;

3、3-5个中英文关键词;

4、中图分类号。

5、图片请缩小嵌入正文相应位置

正文中切勿出现页眉、页脚等体现作者身份的信息。

三、图片要求:

1、文章所有图片请按照图片名称编号.

2、请提供最大的清晰图片,分辨率不小于300dpi,图片格式最好为为TIF格式。

3、所有图片请打成一个压缩包以附件形式上传。

四、编排须知:

1、文章正文的标题、表格、等式以必须分别连续编号。文间如有注释,须连续编号,在文后依次列出。注释与参考文献切勿混用。文中标题一般采用1、1.1、1.1.1形式。图、表名必须具有自明性,并尽量使用阿拉伯数字。

2、所有参考文献必须出现在文章末尾,并按作者姓名(英文姓在前,名在后)的汉语拼音(英文姓名)顺序排列。作者列出前三名(若超过三个,在前三人后加“,等”),集体作者亦须写出(如:“×××项目组”、“×××课题组”、“×××编委会”等);对期刊而言,卷、期、起止页码缺一不可;译者放在书名或论文名之后;著作的版次放在书名之后,引用著作也要给出页码。报纸文章要给出版次。示例如下:

[1] Wu F L. Polycentric urban development and land-use change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: The case of Guangzhou[J].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, 1998, 30:1077-1100.

[2] Sit VFS and Yang C. Foreign-investment-induced exo-urbaniz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, China[J]. UrbanStudies, 1997, 34: 647-677.

[3] Chapman K and Walker D F. Industrial Location: Principlesand Policies[M]. 2nd edition. Cambridge, MA: BasilBlackwell, 1991. 1-16.

[4] McFadden D. Modeling the choice of residentiallocation[A].In: A. Karlquist, L. Lundquist, F. Snickars, et al (eds).Spatial Interaction: Theory and Planning Models[C].Amsterdam: North-Holland, 1978. 75-96.

[5] 姚士谋,朱振国,陈爽,等. 香港城市空间扩展的新模式[J]. 现代城市研究, 2002, 17(2): 61-64.

[6] [美]普雷斯顿·詹姆斯,杰弗雷·马丁. 地理学思想史[M]. 修订本.李旭旦译. 北京: 商务印书馆, 1989. 1-8.

[7] 翁永庆. 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[J]. 编辑学报, 1991,3(s):52-58.[注:括号中“s”意为“增刊论文”]

[8] 赵均宇. 略论辛亥革命前后的章太炎[N]. 光明日报, 1997-03-24(4).

[9] 许建军. 江苏省土地利用现状及优化研究[D]. 南京: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, 1992. [注:“D”意为硕士论文]

[10] 汤茂林. 区域发展中的城市化进程探讨——以江苏省为例[Ph.D]. 南京: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, 2000. [注:“Ph.D”意为博士论文]

在行文中,对文献的引用采用如“根据Sit(1997)的结论……,……外向型城市化(Sit,1997)”,或“正如吉登斯所言:……(吉登斯,2000:53)”的形式。

上一篇: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

下一篇:北京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(不收版面费)

选刊文摘
建筑科学类期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