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科理论类杂志

展开

青少年研究与实践(原: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)(不收版面费审稿费)

青少年研究与实践杂志

级别:武A,AMI扩,CACJ-入库

投稿网址:
官方网站:
电话
邮箱
0571-88085632;88802296(202304期) zjqn188@126.com(202304期)

《青少年研究与实践(原: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)(不收版面费审稿费)》期刊已被查看:

期刊关键词

CN中文-季刊 知网 万方 维普 武A AMI扩 CACJ-入库 社科理论

更新频次

高频栏目:

共青团建设-100%-期平均发文量1篇
流动·留守青少年-75.0%-期平均发文量1篇
少先队工作·校外教育-100%-期平均发文量2篇
社会工作·志愿服务-100%-期平均发文量2篇
青少年广角-100%-期平均发文量2篇

中频栏目:

就业·创业-50.0%-期平均发文量1篇

低频栏目:

共青团建设_专题策划:高校团学组织与学生团干部的共同发展-25.0%-期平均发文量3篇
2023年03期其他-25.0%-期平均发文量2篇
专题策划:青年成长与奋斗-25.0%-期平均发文量4篇
专题策划: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发展型城市知识生产与政策实践-25.0%-期平均发文量5篇
2022年02期其他-25.0%-期平均发文量2篇

单位占比
普本-32.9%
其他-14.6%
211高校-12.2%
985高校-7.3%
研究院所-7.3%
C9高校-6.1%
党校电教-6.1%
高职高专-4.9%
双一流-3.7%
其他大学-2.4%
民办本科-2.4%
一作占比
/有基金-3.9%
/初级/无基金-2.6%
/初级/有基金-2.6%
/副高/无基金-5.3%
/副高/有基金-10.5%
/正高/无基金-5.3%
/正高/有基金-7.9%
/中级/无基金-2.6%
/中级/有基金-7.9%
本一导二/有基金-1.3%
博士/副高/无基金-1.3%
博士/副高/有基金-3.9%
博士/正高/有基金-7.9%
博士/中级/有基金-7.9%
博一导二/有基金-1.3%
硕一导二/无基金-3.9%
硕一导二/有基金-1.3%
在读本科/无基金-2.6%
在读博士/无基金-2.6%
在读博士/有基金-3.9%
在读硕士/无基金-7.9%
在读硕士/有基金-5.3%
投稿指南

1、投稿方式:邮箱投稿。

2、刊内电话:0571-88085632;88802296

3、刊内邮箱:zjqn188@126.com

4、出刊日期:季刊,逢季首月出版。

5、咨询过编辑部,不收版面费审稿费。

        2024年4月10日星期三

《青少年研究与实践》敬告作者

【2023年04期信息】

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(新广出审[2014] 950号),《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》从2015年第1期起更名为:《青少年研究与实践》。《青少年研究与实践》由共青团浙江省委主管,浙江省团校主办,浙江省青年研究会、浙江省青少年研究中心、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协办,是研究当代青少年群体特征、探索青少年工作特点及规律的专业学术理论期刊。

本刊为季刊,大16开,96页,每季度的第一个月中旬出版。主要栏目包括:流动·留守青少年、就业·创业、共青团建设、少先队工作·校外教育、社会工作·志愿服务、青少年广角。热忱欢迎国内外学界同仁惠赐佳作,稿酬从优。

此外,为实现杂志编排格式的统一和规范,投稿时,敬请作者注意以下事项:

一、以8000字-12000字为宜。稿件用Word格式排版,并以电子邮件方式投送。

二、应提供作者简介,包括姓名、出生年、性别、民族、籍贯、工作单位、职称职务(在读研究生需注明攻读博士或者硕士学位、年级、专业方向)、研究方向及详细的通讯地址、邮政编码、联系电话、电子信箱等,并统一放于文后。

三、文章标题一般在20字以内,并提供不超过300字的摘要、3-8个关键词。标题应附上相对应的英文翻译。

四、注释、参考文献一律执行新版国家标准《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》(GB/T 7714-2015)的规定。凡对专用名称及不需要或不便于放在正文中的解释性或说明性内容,以注释形式依次列于页末(脚注),用①、②、③……标示;凡采用他人的观点与成说,以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依次列于文末(尾注),用[1]、[2]、[3].….标示。正文内标注应与注释或参考文献前后对应,以上标形式标于文中引用文后,如注释中的①②、参考文献中的[1][2]。多次引用同一著作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,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。

文献类型标识:[M]为图书,[J]为期刊,[N]为报纸,[C]为论文集、会议录,[D]为学位论文,[R]为报告,[S]为标准,[EB]为电子公告。

示例:参考文献

专著:[1]萨特.存在与虚无[M].北京:三联书店,1987:143-251.

期刊:[2]何龄修.读顾诚《南明史》[J].中国史研究,1998,13(3).

报纸:[3]谢希德.创造学习的新思路[N].人民日报,1998-12-25(10).

电子文献:[4]傅刚.大风沙过后的思考[N/OL].北京青年报,2000-04-12(14)/2005-07-12.http://www.bjyouth.com.cn/Bqb/20000412/Gb/4216%5ED0412B1401.htm.

五、凡属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的成果,请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。同等条件下,此类稿件优先予以刊用。

六、对拟刊用稿件,本刊有权进行必要和适当的文字性修改。作者如不同意,请在稿件上注明。

七、来稿一律不予退还,请作者务必自留底稿。稿件寄出2个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或电话回复,作者可自行处理。

八、本刊已入编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>,同时加入中国期刊网、中国知网、万方数据—等数字化期刊群、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,作者如不同意将文章收入相关数据库,请在来稿时予以说明。

九、投稿邮箱:zjqn188@126.com

联系电话:0571-88085632;88802296

《青少年研究与实践》编辑部

上一篇: 实证法学研究(集刊)

下一篇:外国语言文学(不收版面费审稿费)

选刊文摘
社科理论类期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