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类杂志

展开

中国区域文化研究(集刊)

中国区域文化研究杂志

级别:AMI入库

投稿网址:
官方网站:
电话
邮箱
zgqywhyj@ahnu.edu.cn

《中国区域文化研究(集刊)》期刊已被查看:

期刊关键词

集刊-半年刊 知网 万方 AMI入库 文化

更新频次

高频栏目:

特色史料-100%-期平均发文量1篇
理论探索-83.3%-期平均发文量1篇

中频栏目:

早期中国方国文化研究-33.3%-期平均发文量3篇
专题论文-50.0%-期平均发文量9篇
书评-50.0%-期平均发文量1篇
专题研究-50.0%-期平均发文量9篇
文化创新-33.3%-期平均发文量2篇

低频栏目:

书评与综述-16.7%-期平均发文量5篇
2023年01期其他-16.7%-期平均发文量1篇
考古发现与区域研究-16.7%-期平均发文量3篇
区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-16.7%-期平均发文量2篇
2022年01期其他-16.7%-期平均发文量1篇
2021年02期其他-16.7%-期平均发文量1篇
学术动态-16.7%-期平均发文量1篇
2020年01期其他-16.7%-期平均发文量3篇

单位占比
普本-41.1%
211高校-16.7%
985高校-14.4%
研究院所-8.9%
其他-6.7%
C9高校-4.4%
博物馆-3.3%
其他大学-2.2%
双一流-1.1%
外国高校-1.1%
一作占比
/有基金-86.0%
/正高/无基金-7.0%
/正高/有基金-4.7%
硕士/有基金-2.3%
投稿指南

1、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。

2、投稿方式:邮箱投稿(推荐)或邮寄纸质稿。

3、出刊日期:半年刊,一年出版两辑。

2023年4月18日星期二

《中国区域文化研究》征稿启事

【2022年01期信息】

《中国区域文化研究》是安徽师范大学高端科研平台“中国区域文化研究院”、安徽省重点智库安徽师范大学“安徽文化发展研究院”和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学术辑刊,每年出版两辑。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研究员担任主编、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,主要刊登中国区域文化研究相关前沿成果,努力为学术界提供交流对话平台。

本刊热忱欢迎广大专家、学者赐稿,就中国区域文化研究的相关问题提出新观点,作出新阐释,公布新史料,推动中国优秀区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

《中国区域文化研究》对所有来稿实行三审制,由责任编辑初审,同行专家复审,主编终审。请勿一稿多投,来稿请自留底稿,2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。本刊投稿邮箱为:zgqywhyj@ahnu.edu.cn;纸质投稿地址为:安徽省芜湖市九华中路189号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《中国区域文化研究》编辑部,邮编241002。

一、主要栏目

笔谈:每辑邀请3—5位学界名家撰写一组每篇3000字左右的主题笔谈。

理论反思:刊载对中国区域文化进行理论探讨与学科建设的理论性文章。

专题研究:刊载中国区域文化专题研究论文。

特色史料:选载稀见中国区域文化研究资料。

综述、书评:刊载对中国区域文化相关会议、著作的评介文字。

二、投稿要求

1.文章必须未曾在其他正式刊物发表。来稿内容之著作权问题,由作者负责。如发生侵害第三方权利之事,概由投稿者承担法律责任,与本刊无关。

2.文章篇幅原则上控制在20000字以内,重大选题稿件字数不限,需附中、英文标题、摘要、关键词,摘要200个字左右,中、英文摘要内容对应。

3. 文书文献、档案史料类投稿,建议采用 word 文档,并附分辨率较高的照片或扫描件,以便核对。

4. 各级基金项目应在文章首页以页下注形式标注,例如 “基金项目: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‘× × × ’ ( × × × ) ”,注明基金项目名称,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。

5. 文章中出现的外文专门名词 ( 人名、地名等) 除特别常见的以外,一律附外文原文,用圆括号标明。

6. 文章所引资料的注释必须规范,一律采用页下注,正文与脚注相对应以①②③......标明序号。具体格式可参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注释要求或本辑文章格式。

7. 所有稿件,建议采用 word 文档投稿,也可投纸质稿。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、工作单位、职称、研究方向、联系地址、邮件地址等。

本刊实行优稿优酬,一经刊出,即赠送样刊,并酌付稿酬。稿酬中包含收录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稿酬,凡向本刊投稿,则视为同意将大作收录数据库。

《中国区域文化研究》 编辑部

2022 年 5 月

上一篇: 鄱阳湖学刊(不收版面费审稿费|有稿酬)

下一篇:哲学探索(集刊)

选刊文摘
文化类期刊